有些人工作很出色,各方面能力也很突出,就是得不到上司的提拔,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們從來只做自己的分內事,不是本分工作就不接受。
人在職場,你可以只做好你的份內工作,那是不是所有分外的工作就不能做?那不一定,至少,多做一點,收獲多一點。
一、做不做非本職工作任務,其實是兩難
很多時候,對于剛參加的工作的新人,領導們除了教他們做本職工作,有時候也會安排一些跟崗位和職位沒關的事情給新人做。作為新人,肯定干勁十足,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但是除了領導外,也會有一些同事會把工作拋給他們,職場新人精力旺盛,工作可以做得出色,并且收獲了好人緣。
但你也可能會遇見另外一種情況,就是你的上級領導要求他的下屬只做本職工作,要求下屬只能接受自己的上級的命令,不能接受其他人的命令。
踏入職場,這兩種情況都有可能遇到,這就要求你必須對領導的喜好,經營和他們的價值觀有一定的了解。
二、人是最大的變量,管理并不容易
很多領導都希望能更好的掌控自己的部門,所以不希望下屬接受除了自己上級以外的人的指揮。
這沒有錯。但人不是機器,同在一個公司,總需要跟其他部門的同事打交道,一起交流溝通協作的工作。所以難免會有一些隔壁部門的上級領導給你發布一些命令。
遇見這種情況怎么辦?
原則上,所有的命令都聽直屬上司的。但如果出現緊急情況下的越級指揮,要接受。但接受命令的人,需要向自己的直屬上司回報。原則上,越級發布了命令的上司,也應該向下屬知會和說明。兄弟部門要求和需求,根據自己的判斷進行處理和協調。
兄弟部門上級的命令和要求,根據自己的本職崗位和職責進行判斷,如果是屬于自己職責范圍內的事,則要取得自己直屬上司的同意。
如果是協助性的工作,則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判斷,給予協助,但需將協助工作的內容和項目的進度及結果,抄送給自己的上司。
不是分內的工作,就不接受了嗎?
三、我們需要更多“本分”之外的配合和努力
管理學上把管理分為兩種,矩陣式管理和垂直式管理。矩陣式管理,簡單來說,接近于雙線回報模式。其特點是,回報雙線,一條是對自己的直屬上司的,也就是專業上司;一條是針對流程中需求結果的上司,也就是流程上司。
這樣的好處,是可以有效發揮員工的能力和才華,可以善用現有資源,做出更多的成果。
垂直式管理,也就是所有的命令,都從上司處發布下來的,特點是執行力強,效率高。缺點是橫向部門之間的溝通難度會增加,協作的難度也會增加。
但實際的管理工作,遠比理論復雜。單純的垂直式,問題多多;單純的矩陣式,問題也不少。使用那種管理模式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并不需要可以做出改變,只要能用這樣的方式做好事情就好。
這樣的好處有一籮筐,比如:讓員工一開始接觸工作,就不對自己設限,這樣可以較好發掘他的潛力;這樣子的工作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員工,態度開放,做事主動、積極,學習能力強,接受新知識的能力強,可塑性比較高;在這樣的集體和團隊里成長起來的員工,團隊精神好,協作能力強,勇于挑戰難題,做事的成功率高。
畢竟,在實際工作中,僅僅做“本分”工作是不夠的。我們需要更多“本分”之外的配合和努力。用通俗易懂的話講,起碼,這樣子的員工“好用!”畢竟,在職場上,“好用”的人才更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