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下班早,正好趕上一個小學放學。孩子們成群結隊地涌出校門,正要奔向等候多時的家長,一個老師突然攔住了最前面的同學,要大家一起高喊“老師再見”才讓他們離開。
然而,事實上,我卻看到很多不善言談的孩子身邊簇擁著親密的伙伴,他們不會說好聽的話,但每次有了好吃的都會默默地給小伙伴留一份,酷酷的樣子讓人愛極了。
前陣子,公司IT部的一個男同事哭喪著臉來找我訴苦,說自己一把年紀了還沒個像樣的女朋友,父母一直催促他早點結婚。這個八零后的大男孩人很好,也很隨和,錢雖然賺的不多,但也不是硬傷。之前有過幾個相處的女孩,但最后也都無疾而終。我其實有點不理解,這個世界上再窮再丑的人都有人愛,真的看不出他有什么找不到女朋友的理由。他總說是因為自己不會說話,不會主動追女孩,即使在朋友和媒人的幫助下,有了一點進展,見過幾次面,姑娘那邊又大多沒了音訊。
我知道,他們不可能在一起了。
可可說到等位的時候,我忽然想到上大學時一個很受歡迎的男同學。那時,并不流行沉默的美男子,大部分女生還是喜歡會講笑話的男孩。但他卻是個例外,沉默寡言,卻總是有人示愛。直到有一次我們一起做???,我才明白,這個世界沒有毫無緣由的愛。每次熬夜趕稿,他都是最后一個離開,把零亂的教室整理好。每次聚餐,他也沒都提前好幾天把位子訂好,那些不能訂餐的地方,他都早早地去占位,從來不怕等人的尷尬。還有一次,我看見他把打包精美的稻香村禮盒拿給外地的女朋友,應該是讓她帶回去孝敬父母的禮物。我猜想,他從不說要為你做什么,而是直接就做了。
語言,是一種表達方式,但卻不是唯一的表達方式。比起語言,行為更能真實地反映一個人的品性。每次走在街上,看到男孩特意走到女孩的左邊,只是為了擋在她和車流之間,我都覺得很溫暖。再動聽的話可能都比不上那一刻帶來的安全感??墒沁€有人傻傻地以為人生遭遇的拒絕只是因為不會說話。
后來我又發現,原來這個男同事在公司里的人緣很差。整個公司除了個別人,比如我,幾乎沒有人愿意跟他聊天。他總是給自己一個理由,自己遭到的排擠,得不到升遷,都是因為自己內向。
內向,原本是一種獨特的氣質,如今卻成了一種缺陷,人們害怕承認自己的內向,反而努力地去偽裝可以談笑風生。有些感覺,無法分享,這并沒有什么可恥或者可悲。不善言談或許會阻礙你結交很多朋友,但那些懂的人會始終留在你的身邊。
但如果你固執地認為自己是某一類人,你就會用這類人的標準界定自己的人生。而當你身上的某種特質被認為是缺陷時,你就會習慣性地躲避在這所謂的缺陷里,責怪它摧毀了你的生活。
一個人不被喜歡,需要一個理由。于是,你找到了那些“缺陷”,給了自己一個合理的解釋,便心安理得。
然而,別人討厭你,并非因為你不善言談,而是因為你的修養不夠,還有你從來不為他人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