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聽到一些員工抱怨: “我的工作實在是太讓人感到勞累了”、“我的精力已經嚴重透支”可奇怪的是,這些人在工作中的表現實在是讓人不敢恭維。
我們不難發現,越是那些認為自己精力透支的員工,他們在工作中投入的精力越是不足。相反,那些很少產生抱怨的員工,他們的工作業績往往更為突出,而且他們在工作中投入的精力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那為什么越是對工作投入的精力不足,還越覺得精力透支呢?
其實真正使這些員工感到筋疲力盡的根本不是工作本身,而是因為他們從來就沒有為了工作盡職盡責地努力過;真正使他們感到勞累的是自己內心的浮躁,浮躁使他們從來沒把工作當成全部努力的神圣職業,在他們眼中工作當成一項為了謀生而不得已為之的苦差事。或者只是一種心血來潮之際偶爾為之的“業余活動”。浮躁使得他們缺少了本該時刻具備的職業精神。
什么是職業精神?職業精神就是熱愛你所從事的工作,并把工作當成自己愿意永遠為之奮斗的偉大事業。
心態浮躁的人是不會理解這種職業精神的真諦,只會把大好的時光浪費在不切實際的幻想上,把精力用在逃避困難、投機取巧或者怨天憂人等方面。
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用于其他方面,那么真正分配到實際工作上的時間和精力就只能少之又少。結果只會導致你投入到工作上的時間和精力嚴重不足,還將被自己內心的浮躁折騰得筋疲力盡。當你越是心浮氣躁,就越是不能把時間和精力全部投入到工作當中;越是對工作投入不足,工作業績就越差;工作業績越差,就越容易滋生浮躁情緒……
如果不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浮躁心態,那么你就永遠無法克服內心的疲乏和工作中的困境,最終打敗你的只是也由浮躁滋生出的莫須有的疲憊,而不是真正由努力工作產生的、能夠創造價值的疲憊。
還是來說個故事吧:
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所有的人們都盛傳著美國西部盛產黃金。年輕的小伙子布萊爾也加入了淘金大軍之中,但是剛到那里,布萊爾就感到了深深的失望,因為他看到的根本不是人們傳說中的堆在眼前的大把大把的黃金,他看到的只有毫無生機的荒山野嶺,還有一大群衣衫襤褸的淘金人。布萊爾決定到另外一個、據說黃金產量更豐富的地方去,和布萊爾同來的伙伴喬治則打算留在這里。
后來布萊爾輾轉了很多地方,一路上的奔波讓他感到勞累極了,結果還是沒有找到夢想中的黃金。布萊爾就帶著剩余不多的盤纏回家鄉。不過他想在回家鄉之前順便看看同伴喬治。他來到了自己最初去過的那個地方,在那里他看到喬治滿臉滄桑,但是卻神采奕奕,原來喬治已經找到了一些黃金。
當金光閃閃的黃金擺在布萊爾面前時,布萊爾決定留下來繼續淘金。布萊爾隨同喬治頂在酷熱難耐的天氣中辛苦苦地挖掘沙石,他們挖了幾米、幾十米、近百米,喬治鼓勵布萊爾“馬上就可以看到黃金了”,但是布萊爾卻不愿意再挖下去了。喬治讓布萊爾休息休息,于是布萊爾不再挖掘沙石,而是給淘金人做飯,可是即使這樣布萊爾依舊感到痛苦不堪,因為這里的居住和飲食條件都十分惡劣。最后,布萊爾告訴喬治“我已經沒有任何力量尋找黃金了。”
之后他回到家鄉過起了貧困潦倒的生活,當人們問起他的淘金之旅時,他告訴人們:“那是世界上最辛苦的工作,你們不知道我一路上多么勞累。”喬治在幾年之后也回到了家鄉,他用帶回來的黃金過起了富裕的生活,而且每當回憶起淘金生活時,他都會笑著說:“那時我身上總是有使不完的勁,而且在那里才能更深地感到付出與收獲的關系,我真應該好好感謝那段生活”。
其實種豆得豆,種瓜得瓜,人生其實就像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便對你笑;你對它哭,它便對你哭。如果我們在工作中努力付出,那工作給予我們的也將是事業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以及由此產生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如果我們給予工作的是厭倦、敷衍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那么工作給予我們的也只能是空虛、無聊和一無所成。
你對工作怎樣,工作便對你怎樣。你最后從工作中收獲的一切其實都是你此前種下的種子:
當你種下熱情時,你會從工作中收獲樂趣;當你種下勇敢的嘗試時,你會從工作中獲得經驗、知識和信心;當你種下勤勞時,你會從工作中獲得成就;當你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當中時,你會從工作中獲得自己想要的一切!
如果我們熱情地對待自己的工作,并且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當中之后,那我們這一生就不算虛度;如果我們對工作持以冷漠、敷衍了事的態度,那我們不僅沒有絲毫的輕松感,而且還會因為浪費大好的時光和豐富的精力而錯過本該屬于我們的成功。
相反,如果你在工作中種下的是另外一種種子,那你就會得到截然相反的收獲:
當你種下厭倦時,工作給予你的只會是乏味無趣;當你種下怯懦和逃避時,工作給予你的將是幼稚、無知和自卑;當你種下懶惰時,工作給予你的將是失望和痛苦;當你消極被動地把工作當成“業余”時,工作給予你的則是一無所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