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于房價的討論又掀起了新的高潮。作家黃佟佟在文章里說,她到廣州14年了都沒買房子,是理性還是傻?
1999年,她剛到廣州,月薪5000,房價一平米是1900,“我多么想穿越回1999年,拉著那個目瞪口呆的女孩跑進售樓處,隨便買一套樓下來。”
是的,我們在群里聊的時候都很唏噓。我的同學和朋友們,畢業盡快買房的,現在早就在換學區或買二套了;一直猶豫著沒買,沒錢買,或者不愿意花父母的錢買房的,可能近幾年都買不起了。
有人感嘆,“不管你愿不愿面對,這就是現實。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可能一套房子就能完成階級的劃分,這是個瘋狂的魔幻的時代。”
“我都30歲了,還買不起一套房子,是不是很失敗?”群里也有人這樣自怨自艾。
沉默很久的美亞,忽然私信我說,“我都28了,連一個愛馬仕都買不起,是不是更失敗?”
美亞是我的師妹,當年跟我們導師做過畢業設計。我們平時聯系得并不多,聽說她畢業之后就沒有進石油行業,而是去了某個時尚雜志做編輯——她的工作日常就是教人買買買和美美美。
“混在表面光鮮的時尚行業,出入大牌時裝秀,也采訪過幾個一線明星,對一線品牌當季新品如數家珍,可是悲哀的事,我連個心儀的愛馬仕包包都買不起。”
看著手機頻幕清冷的光,我恍然覺得,比起買房子,為一只售價10幾萬的名牌包懷疑人生,好像是更魔幻的事。
我把這個事情講給好朋友落落聽,她說,“你不明白的,混在名利場,大家都背愛馬仕,就你背著幾千塊的coach或者1萬多塊的LV,會覺得很孤獨,會覺得被全世界拋棄了。也許她喜歡的不是那個包,而是那種和周圍人一樣,不被拋棄的感覺。”
這兩天,我都被這個問題縈繞著,無法釋懷。
當我們追求超越我們自身購買力的東西,除了微弱的虛榮感和認同感,我們真正渴望的和缺失的,到底是什么呢?當我們的錢包,撐不起我們的欲望時,我們該如何與自己和解?
其實就在前幾天,林宛央也跟我說過,掏心掏肺寫的走心文章沒人看,寫買買買和美美美打開率最高,這個時代怎么了?
以色列歷史學家赫拉力在《人類簡史》一書中,有一個有趣的觀點,大意是——
消費主義是在資本主義驅動下應運而生的。隨著科技的進步,商品的種類和數目越來越豐富,供大于求之后,受資本的驅使,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和心理學家,開始鼓吹消費的好處。
為了保證本國在資本市場上的利益,帝國主義也為消費主義保駕護航,于是一種全新的主義誕生了,盡管它存在不過短短幾十上百年,卻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人人都覺得沒有比買買買再正常不過的了。
有錢人的最高指導原則是,投資;而我們這些其他人的最高指導原則則是,購買。
我關注的一些時尚號,無一不在使勁渾身解數,告訴你當季最in的潮流趨勢,推薦那些明星穿了什么牌子的衣服,用什么品牌化妝品,然后甩出購買鏈接。
所謂廣告其實就是制造欲望——讓你產生這樣的幻覺:穿了和明星同款衣服,用了和明星同款色號的口紅,就仿佛能活得像個女明星一樣耀眼而光鮮。
是的,現在經濟下行,最流行的時尚單品就是口紅了。當我在時尚app或者icon的文章里看到那些不厭其煩的試色,就是把一個品牌各個色號的口紅劃在皮膚上對比,我常常感覺一陣空虛和眩暈。
時下各大一線品牌的口紅賣得都很好,因為雖然我們買不起愛馬仕,還可以花幾百塊錢買一個明星同款口紅來安慰自己。
我向來不主張節儉,而是提倡有物質基礎的精致生活,但是當買買買的欲望超越一切,并給你帶來更大的焦慮和煩惱的時候,也許需要停下來反思一下了。
Ninety在《我都22歲了,為什么還買不起一雙鞋》里說,“22歲的我,并不想創作或創造什么,我在想,在如何多賺點錢,把當季最流行的,每個時尚博主都在推薦的那雙運動鞋給買下來。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什么好方法,于是懊喪:我他媽都22了,怎么連雙鞋都買不起?”
你看,22歲女生對買不起鞋的懊惱,和28歲女生買不起愛馬仕的煩惱是一樣的,也許32歲的時候,她們會有新的煩惱:為什么我都32了,還買不起那輛奔馳車。
在消費主義的浪潮中,每個人的欲望都越來越膨脹,我們被欲望裹挾著,像吸毒一樣買買買,卻沒有靜下來思考,為什么會因為買不起某個品牌的單品,去懷疑自我的價值和人生的意義。
更重要的是,我們又該如何與自己的欲望相處?
我覺得比起壓制它,或者無節制地喂養它,更重要的是沉下心來去面對它,和它對話,搞清楚它來龍去脈,然后與自己和解。
22歲的Ninety后來講了一個很溫暖的小故事,她在街邊花19塊買了一位老婆婆自己做的衣服,穿著它去上班,卻收獲了比穿那些明星同款品牌更多的稱贊。她明白了時髦的真正樂趣——“在于自己去發現,感受和創造,如果年輕人只從時髦中感受到了金錢的壓力,那只是掉進了消費主義的陷阱,而離真正的時髦還差得很遠呢。”
我也認識一些這樣的姑娘,買不起北京的房子, 就和老公一起租房子住,日子一樣過得踏實而溫暖;買不起愛馬仕的包包,就去淘寶買幾百塊的原創品牌,一樣可以背出自己的時髦范兒;買不起飛巴厘島的機票,住不起五星級酒店,假期就跟朋友一起搭火車去周邊的城市旅行,住青年旅社的床鋪間,一樣可以體驗到旅行的快樂。
生活的樂趣不在于你擁有多少物質,住多大的房子,用什么品牌的化妝品,而在于用心去感受和經營每一個當下。其實我們擁有的最寶貴的資源都是一樣的,那就是時間。
真正有價值的人生,是你在有限的時間里經歷了什么;如果你在有限的生命里,按自己喜歡的方式,活得充實,快樂,那就是人生最大的成功。與此相比,一個愛馬仕算得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