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xxx视频/日鲁夜鲁/女人精69xxxxx明星/人人模人人看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熱點新聞
【達工寶汕頭招聘網】打開人生下半場的正確姿勢
2016-12-12

和許多人一樣,我本以為到了五十多歲的時候,就可以想退休的事了。但是,當我真正年過半百的時候,發現人們的關注點是人的壽命到底有多長,這使我不得不考慮一個新問題:如果我活到100歲會怎樣?

為了了解更多,我查閱了一本名叫《百年生活》(The 100 Year Life)的書。這本書由倫敦商學院的兩位教授琳達·格拉頓(Lynda Gratton)和安德魯·斯科特(Andrew Scott)共同撰寫。書中說到,今天出生的孩子,其中一半將有50%的機會活到105歲,而一個世紀以前,這個數字是1%。

在過去,人生只有幾個簡單的階段:童年,教育,工作,退休。現在,成年期又多了一些全新的階段。我的兒子今年二十幾歲,是一個典型例子。他大學畢業后搬到國外,在一家初創公司工作,先是在海地,后來又跑到了塞內加爾。他正處于事業早期:探索世界,無論情感還是工作都不喜歡安定。然而,他的前一代人在這個年紀早就循規蹈矩地安頓下來了。如今,這整整十年的歷程是人生的一個新階段,可稱之為“成年初期”(Emerging adulthood)。專家認為,面對如今更加復雜的世界,這或許是人們學習和探索的正常延伸期。

我同樣也經歷著成年發展的新階段。和我的兒子一樣,我也在探索世界,也搬到了一個新國家。我不僅已經再婚,還有了創業的念頭。我的上一代人在這個年紀早已放慢了腳步,可如今的我們卻覺得人生的下半場才剛剛開始。我的孩子都已成年,都已經遠走高飛。我和他們一樣自由自在,只是存款多了一些。

現在,人們各個生活階段之間的差別越來越小。這樣的情形也就意味著,個人和企業要重新思考職業生涯管理、養老金、流動性、領導標準等一系列問題。

壽命的延長,意味著我們可以多次重塑自己。我們可以重新學習,可以不斷接受培訓。終身學習將會是成年階段尤為重要的一部分。

盡管各地都面臨著養老金資金不足的問題,但是格拉頓和斯科特建議,人們要擁有金錢以外的系列資產。他們把這些資產劃分為三類,同時主張人們要確保自己的投資足以讓投資組合保持平衡。

— 生產性資產:知識、技能、專業社會資本、聲譽;

— 活力資產:健康、人際關系、愛、再生友誼(regenerative friendships,指一些能幫助你保持快樂、積極的親密朋友)、平衡;

— 轉換性資產:自我認識、多樣化網絡、對經驗保持開放性。

隨著人們壽命的延長,退休年齡也將逐步推遲。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將如何管理呢?當人們的職業生涯延長至50或60年之久的時候,企業會取消目前只重視30、40歲員工的線性職業發展模式。放棄這個模式,有助于為人父母的職員,尤其是女性。這是因為商業世界里強調,女性一到30歲便進入一個“不成功便成仁”的階段,而這種觀念會阻礙女性的職業發展。

二十幾歲的員工渴望獲得更多的經驗,而且也最具流動性。但是,如今人們更傾向選擇與自己的教育、抱負水平相當的人結婚。所以,比起過去家庭中只有一方工作的情況,現在人們工作的國際流動性反而減少了。跨國公司應該更早著手建立跨文化技能。

過去,企業會因為擔心裙帶關系問題而不愿聘用夫妻兩人。未來,他們也許會轉變態度,有策略地聘用兩人來管理“家族”事業。讓夫妻兩人同時在公司工作,管理起來可能會更輕松。畢竟,在很多舉辦畢業生培訓計劃的較大型跨國企業里,許多職員都是和同事結婚的。對此,企業不能視若無睹或加以勸阻,而是要接受這一事實,并且在此下一番功夫,從而優化、激發夫妻兩人的工作技能,而不是使兩人陷入痛苦的選擇,權衡誰來“引領”,誰來“跟隨”。

一般來說,30-35歲是為人父母最為忙碌的時期,然而這個時期往往與公司發掘、培養高潛力人才的相關條款直接沖突。幾十年來,這個現象導致太多女性無緣進入領導層。不過,壽命的延長將會緩解這一問題。未來在管理員工職業生涯的時候,企業將愿意在不同年齡、生活階段的員工中發現人才,不再局限于目前最普遍的一個階段。

隨著壽命的延長、工作年限的越長,50-60歲的人將會經歷一個變革期,讓自身變得更有創意,更具流動性,也更有智慧。社會老齡化并不一定會像人們所擔憂的那樣,帶來一個悲哀又枯燥乏味的未來。與之相反,老齡化社會是一種潛力資源,經過重新塑造后,可能會給企業帶來創新與光明的前景。聰明的公司已經開始靈活地管理人才,他們逐漸淘汰“階梯型”結構,轉而允許人們在“格子型”的職業發展中擁有更多選擇權。

另外,一些企業會將壽命延長這一社會現象融入到自己的產品和服務中。隨著人們發現自己的人生可以開啟全新篇章,企業可以通過分析這些人的需求而為之提供服務。這將是企業的巨大發展機遇。從對年老、退休、養老懷有刻板形象到將其視為充滿創意、活力的全新生活方式,這一轉變中蘊含著無限的機遇。例如:在英國,60歲以上企業家領導的公司往往發展勢頭最快;在美國,2012年成立的新公司中,23.4%是由55-64歲的企業家創立的,這個數字在1996年是14.3%。

人類壽命的延長,要求那些面臨危機的公司必須要管理與適應現代勞動力。這些公司要采用適用于雙職工家庭的政策,要避免員工遭受職業倦怠,還要向員工提供適當的培訓和發展機會,以應付長達60年的職業生涯。長久以來,企業往往傾向于忽視員工的私人生活,把“工作”和“生活”劃分開,但是今后聰明的公司不僅會正視工作與生活之間的關系,還會選擇在員工經歷個人與職業轉型時提供支持。因為如果不這樣做的話,公司將付出的更大的長期成本。

更長壽、更健康的生活,唯一能帶來的確定結果是個人轉型將會成為常態。我們必須成為嫻熟的轉型者,不僅要學習、成長,更要懂得重塑自我。這個過程不是一次兩次,而是周而復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