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趙大學畢業(yè)后,來到甲公司A部工作。初來時,一到下班就走,開始并沒有感到什么,后來察覺同事們的眼光不大對勁,A部錢部長也說:“小趙,業(yè)余時間很忙啊?”才發(fā)現(xiàn)同事們下班后仍在加班,小趙嘗試著克服不情愿的心理,留了下來。一天、兩天……漸漸地,小趙竟把加班變成了習慣,由開始的不適應到現(xiàn)在的理所當然,盡管不是所有的加班一定有必須的事情要做,但只要留下來總會找到事情做。一向活潑好動又善于交際的小趙,開始變得沉默寡言,感到孤獨了。
在甲公司加班已經(jīng)成了一種“文化”,盡管還沒有形成像某大公司著名的“床墊文化”那么具有特色,但也有愈演愈烈的傾向。
其實企業(yè)“加班文化”并不是企業(yè)的真正文化,企業(yè)的真正文化體現(xiàn)的是“以人為本”,而加班文化盡管也標榜“事業(yè)心、敬業(yè)心”,其實質是在壓制人的個性發(fā)展,是企業(yè)的偽文化。在世界500強中,沒有一家“百年老店”是靠員工的加班而延續(xù)發(fā)展。
乙公司B部孫部長,星期四下午接到出差在外主管領導李總電話,問1課題進展情況。孫部長對1課題的具體情況并不十分了解,只能敷衍地向李總做了匯報,李總對課題進展非常不滿意。電話里布置孫,明天上午開課題協(xié)調會,請1、2、3、4課題組負責人參加。
星期五上午如期召開B部的協(xié)調會,李總親自主持了會議,1、2、3、4課題組負責人周、吳、鄭、王做了匯報,李總針對各課題的進展情況,做了具體的工作部署。
于是乎,星期五下午一直到星期日的下午,1、2、3、4課題組全體人員在李總的督導下加班工作。因為星期一至星期三李總忙于公司會議、應酬等,于是四個課題組的工作停滯下來。直到星期四李總又給孫部長打電話。周而復始,每星期幾乎如此。星期四開始研究,星期五忙得不可開交,星期六和星期天必須加班,星期一小結,星期二至星期三為下一輪的工作做前期準備(其實就是休息)。人們漸漸都習慣了,星期六和星期日應該加班,即使不加班也應該到班上去。
乙公司B部加班完全是李總和孫部長統(tǒng)籌計劃不周造成的。統(tǒng)籌計劃不周的原因很簡單,在課題開發(fā)前,根本沒有進行必要的可行性研究,只是靠一時的臆想,在他人不能準確理解這些想法時,工作自然就會出現(xiàn)時緩時急的現(xiàn)象。
丙公司C部的蔣經(jīng)理經(jīng)常通宵達旦地加班工作,而C部員工小沈、小韓和老楊則無所事事。蔣經(jīng)理的能力在丙公司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由于蔣經(jīng)理害怕別人質疑自己部門和自己的能力,所有工作都事必躬親。久而久之,他的下屬完全放棄了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一切都按照他的“正確指示”去工作,進而形成一邊猜測他的意圖一邊做事的習慣。由于蔣經(jīng)理總是用挑剔的眼光去觀察,下屬的缺點更容易暴露出來,使得蔣越發(fā)加重對下屬的不信任,加重對下屬的監(jiān)督。
當然,職場中的不信任關系,很難追根溯源。也許一開始是上級先不信任下屬,也有可能是下屬先不信任上級。但無論是哪一方先發(fā)出這樣的信息,另一方在感受到這種對自身的不賞識和懷疑后,做出的應對都是相同的,即反饋給對方同樣的態(tài)度和更深的防備。不信任的直接后果就是領導事事參與、過問,以至于大家忙著加班加點。
丁公司小馮在晉升科長之前,工作表現(xiàn)非常出色,在待人接物方面尤其出色。而晉升科長后,情形變了,小馮顯得力不從心,尤其對應急的問題總是束手無策,他和部下常常加班加點,仍感到有干不完的事情。造成加班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小馮的職責超過了他的能力。
其實,對于小馮和他的部下來說,加班不是因為工作量問題,而在于處理問題的方法,所以他們加班只不過是在消磨時間,根本談不上工作成效。
事實證明,任何人一旦達到能力極限,則顯得力不從心。人的能力需要長時間的培養(yǎng),當務之急,小馮要想避免或減少加班,應做到以下幾點:
做好一天的工作計劃,并把工作按輕重緩急安排好先后順序;
對每項工作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對不理解之處,通過咨詢領導或征求下屬意見搞清楚;
科學、合理安排下屬,充分使用其聰明才智,借助各種訊息資源完成任務。
一天結束后,要將一天來的工作進行小結,找出自己最滿意或最不足之處,即時總結經(jīng)驗和教訓。
戊公司陳工負責公司的ISO質量體系認證工作,質量體系外審是每年11月的例行事務,其他時間陳工負責體系的日常運行管理。本來陳工在日常的管理中就可以進行體系運行問題整改等工作,然而,陳工為了引起領導的重視,每到外審公司要來的前幾天才開始這項工作,并大張旗鼓地召開各種會議進行布置。由于時間緊迫,所以,包括陳工在內的許多人都必須通過加班來完成。
每個公司都有像陳工這樣的人,心機頗重,很會表演。他們將問題積累到一定程度再去解決的目的,是想通過消耗“時間”來向上司證明自己的鞠躬盡瘁,通過加班加點來做秀,證實自己能干和“魄力”,以期得到賞識和提拔。
己公司的小褚是未婚青年,老衛(wèi)獨自在S市,小褚和老衛(wèi)均屬“單身貴族”,他們下班后沒有事情可做,一般都留在班上工作或學習。另外,公司的老總或部門經(jīng)理也經(jīng)常會安排他們加班。據(jù)英國一份調查表明,與有家庭或有男女朋友的人相比,34%的單身貴族被要求周末上班,29%的單身貴族經(jīng)常被老板留下來加班,27%的單身貴族下班后被公司派去參加社交宴會,20%的單身貴族被更多地派到外地出差。
一般來說,在單身員工較少的公司,單身員工在班上學習或工作,不會產(chǎn)生太大的負面影響。但在單身員工較多的公司,則可能是另外的景象,可能形成企業(yè)的潛文化,成為一伙“不食人間煙火”的工作狂;也可能無端地浪費公司的資源,而使公司的管理成本增加。更可能員工節(jié)外生枝,利用公司的資源干私活,而使公司的利益受到損害或流失。
庚公司D部對口國家、省、市各級主管部門,這些部門經(jīng)常要求公司上報一些材料,其材料內容相同,形式各異,并且都是急件,下午4點布置,第二天一早上班就要。為了完成這些材料,這個部門不得不在晚上加班。
避免由于上級管理部門索要材料、資料可能造成的加班,應從公司自身做起。首先,公司應明確公司部門與上級管理部門的對應關系,做到平時多溝通聯(lián)系,掌握上級部門的工作動向。第二,各部門準備一份“萬能材料”,扎實的基礎會減少臨時性工作。當上級部門索要材料時,應在“萬能材料”的基礎上,進行必要修改和修訂,避免和減少重新組織基礎材料。第三,各部門的“萬能材料”實行共享,盡量減少編制材料的參與部門,以使材料的語言、結構、內容協(xié)調統(tǒng)一。
工作著是美麗的。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在下崗、失業(yè)越來越平常地發(fā)生在我們周圍的時候,能擁有一份工作,并為這份工作而盡心盡力地做著,就是快樂的、充實的。不論是何種職業(yè),只要盡職盡責,工作著就是美麗的,你必須全力以赴,以忘我的精神境界、鍥而不舍的工作態(tài)度努力工作。但這并不意味著要加班加點,正如有人所說的,工作中最痛苦的莫過于加班;比加班痛苦的,莫過于天天加班;比天天加班痛苦的,莫過于天天免費加班!
本文所述觀點僅代表作者或發(fā)布者觀點,與汕頭招聘網(wǎng)無關 未經(jīng) 汕頭招聘網(wǎng) 達工寶 同意,不得轉載;